中國冰球曾經有過比中國足球還要輝煌的時期,作為一個集體項目,中國冰球曾經在世界排名第14位,曾經在亞洲稱霸10年,曾經有過22支球隊參賽的中國冰球聯賽可以說是當時專業(yè)體制下的第一聯賽。在世錦賽C組成功升B組的次日,新華社甚至發(fā)表社論罕見地要所有求全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為自己紅紅火火日子奮力打拼的中國人學習中國冰球隊的奮力拼搏的精神。
但是時過境遷,當時中國冰球比賽轉播技術的落后以及地域的局限性,導致冰球開始在中國體育迷們的視線中消失。沒有關注,就沒有市場, 而中國冰球的成績也一落千丈,男冰由世界前14名,降落到現在的32名,在等同于當年的D組,現在所謂的c組苦苦掙扎,而女冰則是在98年冬奧會第4,到如今三年連降三級。中國冰球在全世界冰球產業(yè)年增長達14%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下游若懸絲般地名存實亡了??梢哉f,中國冰球迎來了自53年建隊以來最黑暗的時期,也似乎到了萬劫不復的最低谷。
迅速成長的中國業(yè)余少年冰球
然而與之大相徑庭,截然不同的對照,業(yè)余少年冰球卻像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
得益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掀起的一個全國性的場館建設高潮,冰場,這個只限于東北冬天的體育特有場館被搬進了室內場館內,成為了全天候的的體育場館,而在東北冰球時代中留下的運動員集體南遷成為了這些冰場的管理者,教練。有了冰場的硬件,教練,管理的軟件,加上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數量急劇升高,一批一批的冰球小子便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迅速成長起來。
在中國北京,2006年的時候只有兩塊冰場,西單,隨后就是首體的小館。時至今日,北京地區(qū)大大小小就有13塊冰場。光標準的常年凍的可以供小球員們使用1800國際冰場就有4塊,這還不包括可以重大比賽中使用的首體,工體,五棵松等大型體育場館。而代表全國少年冰球最高水平的北京少年冰球聯賽已經由三年前建立時的8只球隊,不到100號人,發(fā)展到今天近50只球隊,快1000號人。別小看這1000來號人,平均每個球員的家庭每年都要為自己的孩子支付5-6萬元的裝備,訓練,比賽,遠行比賽的費用,形成了近1億元的龐大冰球消費市場,讓越來越多的冰場開始運營,讓越來越多的冰球運動員南下當教練,讓冰場運營者們賺得缽體滿盈,讓教練滿載而歸,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聚集在冰場上。更讓那些打冰球的家長們,孩子們更是玩地不亦樂乎。
。
即使這樣,冰球在北京以外地區(qū)的發(fā)展也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迅速開展起來。青島鯊魚隊,上海雷鳥隊,云南昆明紅塔隊,廈門海獅隊,這些俱樂部已經成為全國赫赫有名可以和北京的球隊抗衡的球隊,可見中國業(yè)余少年冰球的迅速成長是全國性的,而非僅僅一地僅有的,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像華潤五彩城冰酷冰場這樣的物業(yè)模式在全國性鋪開,少年冰球將成遍地開花的局面。。
今天,在北京的北郊,又一座1800的國際標準的冰場在華潤集團精心打造地五彩城購物城中華麗誕生。以北京地區(qū)為主地來自全國包括英巴顏,閻飛虎,鐘喡在內的長期在海外球員在內集訓的120名經過選拔的最優(yōu)秀的少年冰球齊聚這里參加北京少年冰球聯賽組織的全國最大的飛虎國際冰球夏令營,讓我們看到中國業(yè)余少年冰球火紅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今天。
為什么中國專業(yè)冰球如此無人問津地時刻卻有那么多冰球少年,冰球家庭在趨之若騖地投入到這項對很多國人來說非常陌生地運動呢?
“冰球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運動”
“每個星期周末如果不看孩子在冰場上奔跑,我將覺得非常的無聊,好像整個世界少了一個什么一樣。”不止一位家長對記者講述他們和冰球結下的不解之緣。
“首先孩子喜歡,沒有什么愛好讓這么小的小孩兒能堅持那么時間。”
“有了冰球,這些皮猴子的能量才能釋放,回家就不會拆電視,燒房子了。”
“有了冰球,他連游戲機,IPAD都能放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拿冰球讓孩子就范。”
“就喜歡玩冰球,別的運動也嘗試,擊劍,空手道,騎馬,高爾夫,網球,就死賴上冰球了,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有的冰球家長都在控訴著冰球,但是卻根本掩飾不了對冰球的熱愛。孩子確實喜歡,當自己穿地想超人,踩著冰刀像飛一樣得快速,覺得自己就是英雄,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大人。又可以和那么多伙伴一起戰(zhàn)斗,冰球文化所特有那種優(yōu)點,讓所有孩子都愛不釋手。
“很少有孩子退出的。”虎仔隊的教練王澤民說道,小孩兒穿上冰刀護具滑一圈,基本上就喜歡上了,一喜歡上就會堅持下去,很少退出。讓孩子學會堅持,學會為喜歡的東西堅持,這是冰球帶給孩子的第一課。
“其次冰球確實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我們家小孩兒以前很內向,經常被人欺負,但是打了冰球之后性格好了許多,變地勇敢了。”
“知道心疼人了,經常開始問爸爸媽媽的感受了,也可以為班里的同學打抱不平。”
“去渥太華打比賽,酒店響火警,孩子把窗戶打開,說,爸爸,你先走,當時我特別自豪,他在10歲不到啊。”
“打了冰球之后才發(fā)現,他確實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不會成為快男那樣的中性男孩兒”冰球文化對一個學齡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焖?,沖撞,意味著要勇敢,傳球,配合意味著要團結。這些都讓孩子在體育比賽中尋找到了真正的快樂,也得到了成長。
除了鍛煉身體,鍛煉意志品質,在高速比賽中傳球,反應,身體平衡性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而冰面水汽的含氧量非常高,也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有著天然氧吧的作用。
再次冰球運動是安全的,護具非常多,基本上把孩子保護的嚴嚴實實,看似激烈的運動非常令人放心。“我最擔心的就是每次聯賽結束,孩子們去踢足球,打籃球,每次不碰地鼻青臉腫地回來,是不罷休,最關鍵的玩那些運動還經常受傷,讓人提心吊膽的。”
“和別的運動不同,這些教練都是前國家隊隊員,都是曾經的明星,他們把自己的專業(yè)技術交給小孩,可以說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到了,最好的冰球訓練。他們把自己的青春投給中國冰球,現在又交給中國的少年冰球,所以我認為我的孩子打冰球接受到了最好的訓練。”
“每個星期無論多累,多忙,周末孩子的比賽還是要看的,只要我去看比賽,孩子就打的特別賣力,你別看這些孩子媽媽平時溫文爾雅的,到了周末,冰場女高音是此起彼伏的。比國際比賽還激烈。”冰球讓我們這個家庭都充滿了快樂和向往。
“我覺得我的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就是經過他的努力,把球打進去的那一瞬間,是最快樂的,沒有人能體會到那種快樂,但是當我的孩子在冰場上打球,看到他那種快樂,讓我愿意竟一切努力,讓他打下去。”著名導演英達對記者說道。
這就是冰球給孩子成長所帶來的變化,勇敢,堅強,團隊精神,堅持,責任,在每一場比賽,每一次訓練中,冰球所賦予孩子們這些變化的,正是我們所提出的體育教育的理念。
體育教育--- 體育融入教育才能充分調動體育消費者的積極性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了51塊金牌的歷史最好成績,也首次在奧林匹克歷史首次成為獲得金牌最多的國家。然而,在2010年國家教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體質比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減少了23%,與之對應的是,成為發(fā)達國家第7產業(yè),甚至在這次席卷全球的經濟風暴中仍然保持增長的的體育產業(yè)在中國仍然只有發(fā)達國家平均產值的10%還不到。
什么是體育產業(yè)?體育產業(yè)不是國家花錢讓你去免費的玩,去訓練,也不是國外某些運動聯盟花錢去組織比賽,推廣自己的運動,而是要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去為體育投入,去心甘情愿的消費,形成的市場才是真正的體育產業(yè),真正的體育產業(yè)市場化。而在北美,歐美等一些體育產業(yè)產值較高的國家中,為體育市場投入最多,比重最大大的,超過80%的,卻往往是單個家庭對18歲以下青少年體育教育所付出的。
長大了,如果自己有天賦,可以賺到成千上百萬美金的職業(yè)運動員的薪水,次一點可以拿到學校獎學金,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為未來鋪路,再次可以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但是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讓孩子在體育的快樂中自己領悟那些成長的因素,這才是教育賦予體育的意義。
中國的少年業(yè)余冰球這是用這樣的方法將體育教育的概念引入到了每個家長的心中,讓他們陪著孩子一起為冰球著迷,付出,有的甚至癡狂,而又無怨無悔。這也是為什么少年冰球在中國體育市場方興未艾且發(fā)展迅速的原因。
“今年我們將在上海開始中國少年冰球聯賽上海賽區(qū)的比賽,其中杭州,南京,廈門周邊地區(qū)的球隊都可以來上海參加比賽,我們還將以香港為中心,開始東南賽區(qū)的比賽。賽事的到來,讓很多參加冰球訓練的孩子有比賽可以打,有競爭才有快樂。”北京少年冰球主席英達說道。
“中國少兒冰球聯賽,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個靠家長,家庭自發(fā)組織的業(yè)余體育聯比賽,每個家長都是聯賽的股東,上帝,更是為中國冰球奉獻巨大的人們,這都是冰球這項運動帶來的魅力。”
“這次華潤五彩城北京少年冰球飛虎國家夏令營期間,我們還將開辦一個中國冰球論壇,邀請一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領導干部,以及一些大學的校長都來參加,看看能為這些孩子們做些什么,能否有一個出口,做一個試點,給些政策,讓這些辛苦練球,又還得面對奧數壓迫的孩子一些堅持打球的希望,和夢想。如果大學生冰球聯賽弄成了,不僅僅可以完成中國冰球人才的培養(yǎng)體制,更重要的,未來的中國國家隊隊員將從大學生冰球聯賽中選出,這恐怕是中國體育歷史上頭一次出現這樣的局面。”
“五彩城冰酷和我們北京少兒冰球聯賽的合作模式仍然將繼續(xù),而且要向全國推廣,他們配給硬件,我們配給軟件,帶來賽事,培訓教練員,管理人員,引進交流,做好規(guī)范,走向全國,這都是我們和華潤這樣有大視野的央企共同愿望。和別的地產企業(yè)不同,華潤是真正把錢投入到少兒體育教育中去,為中國冰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中國體育教育,體育產業(yè)做出了一個央企應有的表率,這很難得,他們是真正地,扎扎實實做文化,做體育的團隊和企業(yè)。”英達再次對記者說道。
結尾
一邊是無人問津的中國國家隊,一邊卻又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少年冰球聯賽,夏令營。中國體育產業(yè)的騰飛必須從體育教育的改革入手,而冰球,卻真真實實地走在了最前面。希望那些孩子在冰球中所學到的東西能受益終身,和隊友們撒漢拼搏的的快樂能銘記終身。這才是體育賦予教育的意義。